2022-01-17 14:31·新華社
“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,即使沒有遺傳因素,沒有不良的生活方式等,也并不等于沒有得腫瘤的風險。”近日,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特需醫療部副主任、主任醫師袁芃做客新華網《健康大講堂》欄目,她表示,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確,建議35歲以上女性注重體檢,做到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
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特需醫療部副主任、主任醫師袁芃做客新華網
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確 建議35歲以上女性注重體檢
新華網:乳腺癌的發病原因是什么?哪些人群容易患乳腺癌?
袁芃:乳腺癌的發病原因涉及到散發性腫瘤因素和遺傳性腫瘤因素。很多家屬擔心如果母親患有乳腺癌,其女兒會不會得?是會有這種可能性,但大部分乳腺癌并不是遺傳所致。遺傳性乳腺癌有什么特點?直系親屬,比如母親、姐妹、女兒得了乳腺癌,她的一級親屬是有風險的。尤其是在年輕時就得了乳腺癌,遺傳風險會更高。
其實乳腺癌的病因不是很明確,如月經的因素,月經時間比較長,來月經的年齡比較早,或絕經的時候年齡比較大,導致正常細胞暴露在雌激素的環境下時間越長,得乳腺癌的風險也會越高。還有一些生活習慣的因素,如肥胖、熬夜、免疫力低下等都會使乳腺癌發病風險增加。惡性腫瘤本身也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,患癌的風險也會增加的疾病。中國人群乳腺癌發病率有兩個高峰,除了60歲以外,還有一個高峰是在40到50歲階段,所以提倡女性在40歲以上,甚至35歲以上就應該注重體檢。很難說避免了某一個因素就肯定不得乳腺癌,因為乳腺癌的病因并不是很明確。
新華網:已經確診乳腺癌的患者一定要手術嗎?
袁芃:在較早的時候,乳腺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,就目前來看,乳腺癌的手術治療還是有必要的,但在治療中,所占比重逐漸降低,這是由于乳腺癌和很多腫瘤一樣,它在生長的時候,就已經往周圍、全身擴散,單靠一個手術刀并不能把所有患者都治愈,要考慮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。在全身治療越來越好的情況下,包括化療和內分泌治療,用藥物把腫瘤控制在一定的情況下,是否可以做一個小手術就能達到一個大手術的效果。研究顯示,通過保乳手術,把乳腺的腫瘤在安全邊緣切掉,之后通過射線治療,減少局部復發率,這種治療方式和乳房全切除的效果是一樣的,但這種方式需要根據不同的病情進行選擇。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,大家對于美的要求越來越高,病人不僅需要活著,而且要活得更好。如果能做保乳,會提升患者之后的生活質量。所以其他治療方式越來越強大,手術的方式在整體治療里比重越來越小,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。
新華網:保乳手術后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
袁芃:大多數保乳手術在術后要做放療,如果不做局部放療,會增加復發的風險。同時,不僅保乳還要保住腋窩,腋窩的清掃是以往手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一方面要觀察腫瘤是不是轉移到這個部位,另一方面腋窩的淋巴結越多意味著復發的風險越高,病期也更靠后。但是清掃腋窩之后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,例如會引起一些淋巴回流,患者會出現上肢腫脹,嚴重情況下,一側肢體的上肢會比另外一只粗一倍,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?,F在通過一些新技術,如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,如果沒有出現異常,就可以保腋窩。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地患者保留了上肢功能。實際上,乳腺癌的手術并不是很大,因為它在體表,但技巧很重要,后面需要考慮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。
乳腺癌有不同類型 治療方式因病情而定
新華網:乳腺癌術后必須化療嗎?化療會有哪些副作用及處理方法?
袁芃:臨床上,乳腺癌分成不同的類型,根據不同的類型、不同的分期,還有一些患者的自身情況,來選擇化療和其他的治療方式。
大家經常說化療是通過輸液、打針等方式進行,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變化,生物制藥技術發展迅猛,現在已經有更高療效,不良反應更低的藥物,讓患者在相對舒適中進行治療,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。
新華網:什么是乳腺癌靶向治療?
袁芃:原來的靶向治療是特指攻擊某一類靶點的藥。對于乳腺癌來說,在30年前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乳腺癌,表達一個受體,稱為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,當時認為它是一個愈后不良的指標,細胞上有這個標記的腫瘤往往會容易復發和轉移。后來專家針對這個靶點,做出一些相對的藥物,達到的作用是藥物進入體內時,只和有這種受體的細胞進行結合,就是腫瘤細胞。因此這樣的藥物會直接攻擊腫瘤,為靶向治療。靶就是腫瘤細胞上面帶的特征,為靶點。而這一類的藥物稱之為靶向治療。但是靶向治療并不特指某一種給藥方式,可以是靜脈輸液,也可以是口服等,不會局限于給藥方式。這樣的靶向治療也是在各種腫瘤里面的主流治療手段,因為不同的腫瘤有不同的靶點,可能以后還會有其他的一些靶向藥物。以往我們對于某一個靶點叫靶向治療,現在已經有更多其他靶點的藥物。這個領域也會越來越寬,真正治病的“武器”也會越來越多的。
新華網:乳腺癌的術后常見并發癥有哪些?怎么恢復?
袁芃:乳腺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有感染、皮瓣壞死、皮下積液等。還有些患者術后會總覺的有麻木感,這是由于手術過程中難免會傷到一些神經等,這些神經再長出來是很困難的,所以要給患者心理建設,要從內心接受這種感覺。
如果做了腋窩清掃,會有上肢水腫的風險,這時患者要注重堅持鍛煉,讓肌肉、韌帶拉伸開。另外,做了腋窩清掃后,建議這一側盡量不要提重物,有可能因淋巴回流不暢,造成上肢腫脹。還要避免蚊蟲叮咬,如果在回流不暢的情況下被叮咬,因免疫力低下,會有感染的可能。此外,建議不要烤火,這一側的肢體盡量不打針、不輸液、不量血壓,這些動作都會增加水腫的風險。所以說要盡量保留腋窩,不做清掃腋窩手術,這對患者日后的生活會有很大幫助。
新華網:乳腺癌新輔助治療是怎么回事?
袁芃:乳腺癌在手術后,通過通過化療、內分泌治療等,助力手術后達到好的預期,為輔助治療。之后隨著全身治療越來越廣泛,需要在手術前經過全身治療把腫瘤縮小,才能進行保乳治療,這樣手術前的治療為新輔助治療??傮w來說,手術后的治療是輔助治療,手術前的治療是新輔助治療。新輔助治療目的是提高患者手術根治的機會、保乳的機會等。
妊娠期遇上乳腺癌 根據胎兒發育情況進行治療
新華網:妊娠期發現乳腺癌應該怎么辦?可以治療嗎?
袁芃:在懷孕時期,會分成不同的時間點,在3個月以內,胚胎沒有完全形成,比較脆弱,在這個階段是不建議做全身治療和藥物治療。在4個月以后,大部分胎兒的器官已經形成了,全身治療是可以采用的。
對于手術治療,一般在懷孕期間盡量不做大的手術,因為懷孕期間準媽媽的乳房在增大,細胞在快速增值狀態,在手術時會出現出血較多,風險會比較大。在這個階段不建議做手術,而是盡量以藥物治療為主。比如在胎兒7個月以上,接近成熟的過程,也可以通過剖腹產把孩子先分娩出來再進行治療,這個時機要根據胎兒的成熟情況去判斷。所以現在乳腺癌的治療已形成多學科的共同會診制度。
對于哺乳期的媽媽來說,如果乳腺癌手術已經做了很多年,如三至五年,是可以進行哺乳的。但對于剛做完手術的媽媽來說,一側做了保乳手術,就不建議這一側進行哺乳,但對側是可以的。
乳腺癌治療后有復發可能 預防需做到“三早”
新華網:乳腺癌會復發嗎?如何防止乳腺癌的復發?
袁芃:惡性腫瘤的特征是會復發和轉移,嚴重情況下可以致命。對于乳腺癌來說,整體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。有小部分人會出現局部復發,可以再次通過手術進行治療。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遠處轉移,如轉移到到肺、肝、骨骼,甚至轉移到神經系統等位置,對于遠處轉移,從理論上來說,現在的手段可以讓它在相對長時間內得到控制,這就是藥物控制,以全身治療為主。
新華網:對于普通人來說,如何預防乳腺癌?
袁芃:如果沒有家族史,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態,第二不被外界環境所干擾。第三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如合理飲食,保持合理體重,因為過胖是乳腺癌的一個誘因,同時,還要有足夠的睡眠。如果免疫力下降了,腫瘤就會長大。第四定期鍛煉身體,保持比較好的精神狀態。
如果上述都做得很好,但也并不等于沒有得腫瘤的風險,所以要定期去查體。我們經常說不能保證不得腫瘤,但可通過體檢早期發現腫瘤,讓它不危害我們的生命。不同的階段發現的腫瘤,治療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。我們要做到“三早”,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首先,自己要有意識,定期去自查。其次,定期進行體檢,讓專業人士通過專業的方式篩查早期的腫瘤。
“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,即使沒有遺傳因素,沒有不良的生活方式等,也并不等于沒有得腫瘤的風險。”近日,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特需醫療部副主任、主任醫師袁芃做客新華網《健康大講堂》欄目,她表示,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確,建議35歲以上女性注重體檢,做到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
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特需醫療部副主任、主任醫師袁芃做客新華網
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確 建議35歲以上女性注重體檢
新華網:乳腺癌的發病原因是什么?哪些人群容易患乳腺癌?
袁芃:乳腺癌的發病原因涉及到散發性腫瘤因素和遺傳性腫瘤因素。很多家屬擔心如果母親患有乳腺癌,其女兒會不會得?是會有這種可能性,但大部分乳腺癌并不是遺傳所致。遺傳性乳腺癌有什么特點?直系親屬,比如母親、姐妹、女兒得了乳腺癌,她的一級親屬是有風險的。尤其是在年輕時就得了乳腺癌,遺傳風險會更高。
其實乳腺癌的病因不是很明確,如月經的因素,月經時間比較長,來月經的年齡比較早,或絕經的時候年齡比較大,導致正常細胞暴露在雌激素的環境下時間越長,得乳腺癌的風險也會越高。還有一些生活習慣的因素,如肥胖、熬夜、免疫力低下等都會使乳腺癌發病風險增加。惡性腫瘤本身也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,患癌的風險也會增加的疾病。中國人群乳腺癌發病率有兩個高峰,除了60歲以外,還有一個高峰是在40到50歲階段,所以提倡女性在40歲以上,甚至35歲以上就應該注重體檢。很難說避免了某一個因素就肯定不得乳腺癌,因為乳腺癌的病因并不是很明確。
新華網:已經確診乳腺癌的患者一定要手術嗎?
袁芃:在較早的時候,乳腺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,就目前來看,乳腺癌的手術治療還是有必要的,但在治療中,所占比重逐漸降低,這是由于乳腺癌和很多腫瘤一樣,它在生長的時候,就已經往周圍、全身擴散,單靠一個手術刀并不能把所有患者都治愈,要考慮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。在全身治療越來越好的情況下,包括化療和內分泌治療,用藥物把腫瘤控制在一定的情況下,是否可以做一個小手術就能達到一個大手術的效果。研究顯示,通過保乳手術,把乳腺的腫瘤在安全邊緣切掉,之后通過射線治療,減少局部復發率,這種治療方式和乳房全切除的效果是一樣的,但這種方式需要根據不同的病情進行選擇。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,大家對于美的要求越來越高,病人不僅需要活著,而且要活得更好。如果能做保乳,會提升患者之后的生活質量。所以其他治療方式越來越強大,手術的方式在整體治療里比重越來越小,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。
新華網:保乳手術后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
袁芃:大多數保乳手術在術后要做放療,如果不做局部放療,會增加復發的風險。同時,不僅保乳還要保住腋窩,腋窩的清掃是以往手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一方面要觀察腫瘤是不是轉移到這個部位,另一方面腋窩的淋巴結越多意味著復發的風險越高,病期也更靠后。但是清掃腋窩之后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,例如會引起一些淋巴回流,患者會出現上肢腫脹,嚴重情況下,一側肢體的上肢會比另外一只粗一倍,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?,F在通過一些新技術,如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,如果沒有出現異常,就可以保腋窩。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地患者保留了上肢功能。實際上,乳腺癌的手術并不是很大,因為它在體表,但技巧很重要,后面需要考慮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。
乳腺癌有不同類型 治療方式因病情而定
新華網:乳腺癌術后必須化療嗎?化療會有哪些副作用及處理方法?
袁芃:臨床上,乳腺癌分成不同的類型,根據不同的類型、不同的分期,還有一些患者的自身情況,來選擇化療和其他的治療方式。
大家經常說化療是通過輸液、打針等方式進行,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變化,生物制藥技術發展迅猛,現在已經有更高療效,不良反應更低的藥物,讓患者在相對舒適中進行治療,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。
新華網:什么是乳腺癌靶向治療?
袁芃:原來的靶向治療是特指攻擊某一類靶點的藥。對于乳腺癌來說,在30年前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乳腺癌,表達一個受體,稱為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,當時認為它是一個愈后不良的指標,細胞上有這個標記的腫瘤往往會容易復發和轉移。后來專家針對這個靶點,做出一些相對的藥物,達到的作用是藥物進入體內時,只和有這種受體的細胞進行結合,就是腫瘤細胞。因此這樣的藥物會直接攻擊腫瘤,為靶向治療。靶就是腫瘤細胞上面帶的特征,為靶點。而這一類的藥物稱之為靶向治療。但是靶向治療并不特指某一種給藥方式,可以是靜脈輸液,也可以是口服等,不會局限于給藥方式。這樣的靶向治療也是在各種腫瘤里面的主流治療手段,因為不同的腫瘤有不同的靶點,可能以后還會有其他的一些靶向藥物。以往我們對于某一個靶點叫靶向治療,現在已經有更多其他靶點的藥物。這個領域也會越來越寬,真正治病的“武器”也會越來越多的。
新華網:乳腺癌的術后常見并發癥有哪些?怎么恢復?
袁芃:乳腺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有感染、皮瓣壞死、皮下積液等。還有些患者術后會總覺的有麻木感,這是由于手術過程中難免會傷到一些神經等,這些神經再長出來是很困難的,所以要給患者心理建設,要從內心接受這種感覺。
如果做了腋窩清掃,會有上肢水腫的風險,這時患者要注重堅持鍛煉,讓肌肉、韌帶拉伸開。另外,做了腋窩清掃后,建議這一側盡量不要提重物,有可能因淋巴回流不暢,造成上肢腫脹。還要避免蚊蟲叮咬,如果在回流不暢的情況下被叮咬,因免疫力低下,會有感染的可能。此外,建議不要烤火,這一側的肢體盡量不打針、不輸液、不量血壓,這些動作都會增加水腫的風險。所以說要盡量保留腋窩,不做清掃腋窩手術,這對患者日后的生活會有很大幫助。
新華網:乳腺癌新輔助治療是怎么回事?
袁芃:乳腺癌在手術后,通過通過化療、內分泌治療等,助力手術后達到好的預期,為輔助治療。之后隨著全身治療越來越廣泛,需要在手術前經過全身治療把腫瘤縮小,才能進行保乳治療,這樣手術前的治療為新輔助治療??傮w來說,手術后的治療是輔助治療,手術前的治療是新輔助治療。新輔助治療目的是提高患者手術根治的機會、保乳的機會等。
妊娠期遇上乳腺癌 根據胎兒發育情況進行治療
新華網:妊娠期發現乳腺癌應該怎么辦?可以治療嗎?
袁芃:在懷孕時期,會分成不同的時間點,在3個月以內,胚胎沒有完全形成,比較脆弱,在這個階段是不建議做全身治療和藥物治療。在4個月以后,大部分胎兒的器官已經形成了,全身治療是可以采用的。
對于手術治療,一般在懷孕期間盡量不做大的手術,因為懷孕期間準媽媽的乳房在增大,細胞在快速增值狀態,在手術時會出現出血較多,風險會比較大。在這個階段不建議做手術,而是盡量以藥物治療為主。比如在胎兒7個月以上,接近成熟的過程,也可以通過剖腹產把孩子先分娩出來再進行治療,這個時機要根據胎兒的成熟情況去判斷。所以現在乳腺癌的治療已形成多學科的共同會診制度。
對于哺乳期的媽媽來說,如果乳腺癌手術已經做了很多年,如三至五年,是可以進行哺乳的。但對于剛做完手術的媽媽來說,一側做了保乳手術,就不建議這一側進行哺乳,但對側是可以的。
乳腺癌治療后有復發可能 預防需做到“三早”
新華網:乳腺癌會復發嗎?如何防止乳腺癌的復發?
袁芃:惡性腫瘤的特征是會復發和轉移,嚴重情況下可以致命。對于乳腺癌來說,整體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。有小部分人會出現局部復發,可以再次通過手術進行治療。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遠處轉移,如轉移到到肺、肝、骨骼,甚至轉移到神經系統等位置,對于遠處轉移,從理論上來說,現在的手段可以讓它在相對長時間內得到控制,這就是藥物控制,以全身治療為主。
新華網:對于普通人來說,如何預防乳腺癌?
袁芃:如果沒有家族史,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態,第二不被外界環境所干擾。第三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如合理飲食,保持合理體重,因為過胖是乳腺癌的一個誘因,同時,還要有足夠的睡眠。如果免疫力下降了,腫瘤就會長大。第四定期鍛煉身體,保持比較好的精神狀態。
如果上述都做得很好,但也并不等于沒有得腫瘤的風險,所以要定期去查體。我們經常說不能保證不得腫瘤,但可通過體檢早期發現腫瘤,讓它不危害我們的生命。不同的階段發現的腫瘤,治療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。我們要做到“三早”,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首先,自己要有意識,定期去自查。其次,定期進行體檢,讓專業人士通過專業的方式篩查早期的腫瘤。